讲好中国故事亟须迈过翻译坎儿
9月14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指出了“”的工作重点与方向。
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大批优秀翻译人才,特别是中译外人才发挥作用。9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外文局与国家人社部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中译外与跨文化交流”高级研修班在京举行。
9月25日,中国外文局原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在为研修班学员授课时指出,中译外人才短缺,正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阻碍。
文化转化是难点
“翻译之道,贵在神似。”9月23日上午,研修班的第一节课上,笔译专家徐存尧教授这样开宗明义地对学员们指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如果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做好合适的文化传播,“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成效无疑会更好、接受度也会更高。
而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是第一道关口。徐存尧认为,翻译是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跨文化跨世纪跨时空的智慧之门。翻译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要求译者对汉语语言及其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具有深厚的功底,还必须对英语对的用法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深刻的了解。
“表面上看,翻译的是文字,实际上翻译的是文化。”黄友义也指出,高水平的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没有一个扎实的“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能力,扎实的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的文化素养,某些专业知识的积累,是无法胜任翻译工作的。
人才短缺成瓶颈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的声音不再仅是只有中国人在听,而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听。可以说,抓紧做好中译外翻译工作是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迫切之需。
“现在一个无奈的现实是,翻译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中国外文局主任赵丽君表示,突破翻译在文化输出上的瓶颈,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展示大国形象,提升中国话语权,当务之急是要打造一支足够大的翻译人才队伍。
“翻译环节影响着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黄友义认为,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评价中国的翻译事业,那就是前几十年更多的是把外国的东西引入中国,现在,乃至于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是要更多把中国的东西翻译成外文,这是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
国家高度建队伍
近年来,尽管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交往越来越频繁,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产品的误解和偏见仍然大量存在,中国的声音、意图也常被误读、误判。黄友义指出,中译外是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利益的战略问题,加强翻译人才培养,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黄友义建议,要有意识整合国内外资源,打造基于实践需要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和输送平台,形成专业高效的翻译培训服务体系,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
作为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一部分,“中译外与跨文化交流”高级研修班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年,为各部委和中央企事业单位培训了一批高级中译外翻译。
赵丽君介绍,高研班充分利用了中国外文局60余年对外传播特别是中译外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积淀,授课内容既有翻译方法论方面的理论指导,也有外事翻译技巧和中译英经典案例及中式翻译错误的具体解析,还有对当今公共外交时代跨文化交流的宏观思考,对学员的能力提升和知识更新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修班学员张文程表示,几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所传达的文化思考使自己明白,翻译是为内容服务的,应利用好翻译这一工具与媒介,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接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