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翻译的是文化
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获得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公众又开始聚焦于文学翻译领域,逐渐意识到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表现,文学对外宣传是提升整个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如果你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语言与他交流,他会记在脑子里;如果你用母语与他交流,他会记在心里。”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的意义是能够真正走入人心的,其对于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文学、文化的力量,它真正的影响力在这里显现。
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领域
正所谓“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因为没有翻译你就欣赏不到这般多样而瑰丽的作品。“翻译的地位可以说是伟大的、不可替代的。谁也不可能越过马尔克斯的翻译者来传递拉美魔幻文学的精粹,乃至影响中国当代作家的精神世界,翻译的桥梁作用,可能比我们平时注意到的还要大。翻译的重要地位显现于文化视角。翻译对于本民族语言和内容的充实,贡献是巨大的,而且有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原创。随着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中国文学也越来越从‘社会学研究文本’演变成‘具有美学价值的作品’,进入到世界文学的领域,中国文化美学所蕴含的独特思想价值,也正在借助各国翻译之手重新‘回流’给世界。”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翻译处处长蒋好书谈道。
众所周知,翻译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但同时,它更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今天,文学翻译在当下中国的发展现状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文学翻译呈现为外译中较多,中译外相对很少,文学类翻译方面的入超比例很大,而且整个中译外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够,在国家大力支持与倡导下,许多工程开始不断推进,但有了经费支持,却缺少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去做,专业翻译人才的严重匮乏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采访中,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黄长奇介绍道。
也许我们不禁会发出疑问,现在学外语的人越来越多,怎会找不到翻译?但其实一个翻译要成为一位专业人才,还需要一个自身成长的规律。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认为:“从表面上看,翻译做的工作形式上是翻译语言,其实翻译的是文化,而翻译文化就必须对两种文化都了解。”特别是文学翻译,需要对两种文化背景透彻理解,有时大家会感到本语种的文学作品都可能会看不懂,更何况要去翻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译外相比外译中来说更难,因其需要用另一种语言去传神地表达,如文学翻译中会遇到使用英式语言、19世纪语言、一些特定方言等情况,这些都需要很深很深的功底。文学翻译的特点就是译者要进入到当地语境中,必须由非常了解其语言和文化的人来做,要对当地风土人情、平常用语有所研究。
以一个来到外文局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为例,初到外文局是做外文编辑,而到能够独立承担出稿、定稿,至少要5到10年时间。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过去是老带小的工作氛围,在老人不断改稿的过程中,自己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提高。“所以现在有的人外语水平非常好,却做不了翻译。一个翻译不花十年去培养是出不来的,像外文局的中译外翻译,差不多要十年功夫,才能独立开展这项工作。如政治类的作品,阅读使用它的主要是研究者或管理者等,其从一种实用的角度去看,对语言要求不高。但是文学作品不同,它是为了休闲、欣赏来看,如果语言不美或读起来晦涩,就会选择放弃,所以对语言要求非常高”。黄长奇说。现在全国许多高校已设立了专门的翻译学历,但在真正的实践中,还没有能够做到和专业很好结合,所以继续教育是个重要问题。根据现在的社会环境和节奏,许多机构也在积极努力希望能够建立一些机制化的培训,如与国外的大学合作短期课程、组织作家和翻译家定期做深入研讨等。面对一个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职业,不断提高自己与个人有很大关系,更多地取决于翻译者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坚持与努力。
中译外翻译:等待一个“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春天
“早年的老一辈翻译大家,特别是在外文局长期工作的一批老翻译家,已经把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出去了。外文局曾专门设有中国文学出版社,其有一个定期刊物叫作《》,此外还出版了一系列文学丛书,在国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但后来因为整合被取消了。而文学翻译也进入一个低潮。现在,由于中间的忽略或者断层,面临的问题是人才的缺失。现在业界中译外能定稿的专家数量很有限,已经退休的80岁、90岁都还在继续忙碌进行相关工作。可以说中译外的主力是退休的老先生们,他们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小语种方面。”黄长奇表示,这不是一个常态,以后如何去进行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大家愈老,何以为继?其实,这其中还隐含着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过去文学翻译领域的大家,无论是隶属于出版社还是自由译者,其都是可以通过翻译工作来谋生的,但如今,由于待遇水平太低,文学翻译很难被作为一个职业,不可能以此谋生。翻译人才的待遇低、数量少,人才空缺随之衍生出翻译业态的业余化。
在这一独特的领域,质量是必须要有时间来保证的。也许,对于翻译这个领域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译文书籍,而针对现在普遍反映有些翻译作品的词汇让人很难理解,甚至由于翻译得太差,还会陷入不如不读的局面。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可能大家接触到的更多是外译中作品,其中涉及外语教育中中文功底普遍欠缺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尊重翻译规律,往往给出的时间太短,“一个字可能要琢磨一个月”的氛围不再。同时,由于社会上对翻译的理解限于浅层面,翻译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够高也与社会认识不到位相关,翻译工作本身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临时性的,但现在市场没有准入,较为混乱。当前,面对这些现在社会上浮躁的氛围,翻译奖、翻译资格考试的设立等,都在力图树立一个规范和标杆。
今天,也许对于众多各类奖项,人们时常都会感觉到麻木和漠然,但设立翻译奖,在这个独特的领域,却显得具有非凡的意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中译外领域,由于其本身难度大,加之面向外国读者知名度很难在国内打响,所以其译者往往是默默无闻。据了解,外文局便有这样80多岁一辈子都在做中译外的专家,能力极高,但也就是在很小的圈子里被人知晓,他们的巨大付出和贡献是亟待被给予肯定的。当你了解到这些之后,或许从许渊冲老先生获奖后的发言中,便可以更多地体会到一位90多岁的老翻译家对于自己所选择投入身心的这样一份事业的百般滋味。翻译家那种甘于寂静、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尤为可贵,而他们也许更在等待一个“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