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翻译环境亟待改善
学术作品的翻译与其他类型(例如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除语言能力外,对译者还有独特的学术要求。一是要掌握关键词。学术著作里的关键概念词是作者思想的凝聚点,不容有失。二是要掌握专业知识、学术话语及其修辞法,有此修养,才能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三是要对译入语的文化情境、学术氛围、各思想流派的对立互动、话语势力的消长有起码的认识,这对了解所要翻译的概念词及原著的修辞表述方法有决定性影响。
意识到学术翻译对译者的独特要求,提高学术翻译质量,剩下的是决心和时间问题。出版社要有决心找专家来翻译。中国人才众多,只要系统挑选有禀赋的译者按上述要求加以训练,假以时日,必定能对学术翻译有所贡献。
然而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学术翻译的社会环境不利于这项事业的发展,译酬微薄、译者社会地位低微,令多数人对学术翻译望而却步。《人民日报》2011年7月19日刊发的《翻译人才哪儿去了》提及,一个业余翻译家辛苦一年,译出一部30万字的作品,译酬只有近两万元,还要扣除几千元所得税。更令人忧虑的是,出版社以市场为主导,不得不争译、抢译,无心审稿、校核、把关,无心对合译项目做基本的统稿工作,更不会与译者协商制订合理的翻译及出版时间表。在这种情况下,有个人道德操守的专家及译员只能消极抗议,拒绝翻译。不得不译时,只能在种种制约之下,甚至在不合理的职业环境里,按翻译的职业伦理和守则,提供能力所及“最好”的翻译。
要提高学术翻译质量,首先要争取出版社支持。翻译项目无论大小,如果没有出版社的配合、理解与支持尤其是编辑的把关,质量难以保证。而出版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身处严峻的营商环境,有时不得不以质量为代价换取利润。
在“英语独大”、“信息爆炸”、传播快速的全球化时代,非英语国家要在第一时间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来加强学术竞争力,就不能忽视学术翻译。鉴于此,政府有必要采用行政措施,帮助那些择善固执的出版社。
可以考虑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学术翻译试点项目。建议展开为期三年的质量提升计划,把学术翻译纳入质量管理范畴,以对出版社有所鼓励;还可推行召回制度,必要时,要求出版社召回质量低劣的译作,保障消费者权益。设立读者评赏机制。由出版协会与译协合作开设网站,公布评赏标准,让读者对学术译作进行分析讨论,学术翻译一旦被评为“劣质翻译”,必须召回。这样可促使出版社将象征资本和文化资本作为经营的重要资源,获取好的声誉。读者也会因直接参与而更为投入,成为有责任感、珍惜保护学术翻译质量的消费者。这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素养。
专家难求,优秀译者也难求。要打破困局,除了提高译者的待遇之外,还应在体制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翻译也是一种学术活动,但大学及各科研单位在评核现职教员及入职申请者的“科研成果”时,应将学术作品的翻译尤其是附有学术性强的译者前言或后记的译作(甚至是译本获引用的次数)纳入学术成果评定范围,给予学术翻译应有的承认、尊重与尊严,这比依赖个别学者的热忱更能带来正面成效。同样的改革还可以扩展至对博士生的毕业要求,如果博士生能通过高质量的翻译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科研成绩,加上合理的译酬,人才难求的情况必会得到纾缓。
翻译尤其是学术作品的翻译具有不可取替的功能,是一个国家获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尖端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能够不断更新发展的一股最强动力。改善学术翻译所处的环境,刻不容缓。